从“人跑断腿”到AI智能巡检,AI成为“终端管理大脑” 智睿视界

环贸财神 2025-10-20 3103人围观

在流量成本持续攀升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新零售还是传统零售,单纯依赖“投放引流、快速转化”的策略已难以支撑品牌长期发展。商超渠道仍是零售业务的重要阵地,而如何高效落地品牌在商超中的陈列标准,已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现实挑战。

品牌入驻的商超数量往往庞大,从数万家到数十万家不等,企业为此投入大量资源用于获取货架位置。若陈列规范未能有效执行,将直接影响销售效果,造成资源浪费。

wKgZO2jbWyCAc69AAADiHkaTp1k209.png

传统上,品牌通常依赖经销商或督导人员不定期进入商超进行人工检查。他们通过拍照、整理Excel表格的方式将结果提交至总部,再由专人审核。这一方式存在几个明显短板:

· 经销商的时间被行政类工作占用,影响其核心业务推进;

· 巡查周期不固定,数据覆盖不全面,难以形成系统洞察;

· 手动整理图片与表格易出错、效率低;

· 总部审核投入大,标准不一,且存在人为偏差风险;

· 整改指令通过电话或微信群下达,过程难以追踪,结果无法闭环。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算法的“AI货架陈列合规”解决方案,旨在实现对商超陈列的自动化识别与分析。

▍标准化管理:统一陈列规范与AI任务规划

总部可通过系统内置模板,为不同商品设定统一的陈列标准,如促销标签的张贴规范、地堆位置的选取原则及视觉呈现要求等。

系统支持一键派发巡检任务至督导端App,督导人员可清晰查看任务列表。AI将根据其地理位置与任务类型,自动规划巡检路线与日程,从而提升人效,降低差旅成本。

wKgZO2jbWy-AHDEuAAGFNAdunTU864.png

▍双轨巡检机制:商超自检与督导复查结合

对于日常维护类项目,如货架清洁度、商品包装完好性、价格标签清晰度及排面顺序等,可交由商超员工通过App完成自检。

员工依据预设模板拍照或录像并上传,系统支持设置循环任务,避免重复创建,提高常规检查的自动化程度。

▍AI自动审核:提升准确性与审核效率

系统集成的视觉大模型,能够理解每一条陈列规范,并在图片上传后自动比对识别不合格项。

审核人员因此无需逐张查验图片,可将精力集中于处理异常项与推动整改,显著降低人工审核成本,提高流程的客观性与执行一致性。

wKgZO2jbWz2AAayCAAGzYUGcd_E267.png

▍权责清晰:全程可追溯的任务流

运营负责人可随时登录系统查看巡检记录,包括各商超的得分、扣分项与复核结果等数据,全面掌握终端执行情况。

系统通过预设审批流,将任务派发、执行、审核等环节关联到具体责任人,形成闭环管理,确保问题可追踪、权责可落实。

▍数据驱动运营:定制化分析与报告输出

系统中的“分析仪表盘”提供全局视图,支持按管理层级展示巡检完成率与店铺得分情况,便于各层级管理者把握运营实况。

系统支持生成定制化巡检月报,用户可设定报告内容与发送周期。报告中的图表与数据均可导出,便于进一步分析或向上汇报。

wKgZO2jbW0OAeJncAAG7NCfaMNw026.png

通过AI技术实现对商超货架陈列的标准化、自动化巡检,品牌方能够更系统地将资源聚焦于策略优化与问题整改,从而在复杂的零售环境中提升终端控制力与运营效率。

审核编辑 黄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