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如水库、河流、湖泊、地下水取水点)是城乡供水的核心源头,其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居民饮水健康、工业生产稳定及生态环境平衡。
但传统水源地监测模式存在明显短板:水质监测依赖人工采样与实验室分析,数据滞后性强,难以及时发现突发污染;监测指标单一,无法全面覆盖重金属、有机物等风险因子;监测点分散且环境复杂,人工运维成本高;污染事件发生后,缺乏实时数据支撑溯源与应急处置,易导致污染扩散、供水中断等严重后果。
物通博联以水文水利网关为核心,接入水源地各类水质监测设备(如 pH 传感器、溶解氧分析仪、浊度仪、重金属检测仪、有机物监测仪),通过 4G/5G/等稳定通信方式,实现水质指标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再同步上传至远程监测平台,构建 “前端实时采集 - 网关边缘处理 - 平台智能分析 - 应急快速响应” 的全流程水质安全监测体系,确保水源地水质异常早发现、早处置,保障供水源头安全。
实现功能
1、物通博联水文水利网关兼容 Modbus、RS485、TCP/IP 等主流协议,可同时接入多类水质监测设备,采集 pH 值、溶解氧、浊度、余氯、COD、氨氮、重金属(如铅、汞)等关键指标,具备断点续传功能,网络中断时自动缓存数据,恢复后补传,确保水质数据连续、完整,无遗漏。
2、远程监测平台将网关传输的水质数据以直观形式呈现,包括实时指标数值仪表盘、指标变化趋势曲线、监测点地图标注(显示各点位水质是否达标)。当某项指标超出国家标准时,平台自动标红预警,管理人员无需现场巡查,即可远程实时掌握水源地水质全域状态,快速定位问题点位。
3、系统自动存储所有水质监测数据,支持按监测点、时间(日 / 周 / 月 / 年)、指标类型查询历史数据,生成单指标趋势图或多指标对比分析图。通过历史数据对比分析,可追溯水质变化规律,为水源地保护规划(如周边污染源管控、生态缓冲带建设)、水处理工艺优化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审核编辑 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