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Interposer与基板技术解析

环贸财神 2025-09-10 4623人围观

以下文章来源于逍遥设计自动化,作者逍遥科技

现代封装挑战概述

传统封装方法已无法满足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和下一代通信技术的需求。晶体管尺寸已缩小至个位数纳米量级,但传统印刷线路板技术仍局限于20到30微米的线宽。这种三个数量级的差距造成了根本性瓶颈,Interposer和基板必须通过全新的设计和制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Interposer和基板正经历从简单中介组件向复杂工程平台的深刻转变。这些组件现在承担着功率分配、热管理、高密度互连和信号完整性等责任,应用于最苛刻的计算系统中。这种演进不仅仅是渐进式改进,而是行业在异构集成和chiplet架构方法上的完整范式转变[1]。

1通过先进材料缩小互连差距

从硅Interposer向有机和玻璃基解决方案的转变代表了先进封装领域最重要的发展之一。传统硅Interposer需要硅通孔和复杂的深度刻蚀工艺,这限制了大尺寸封装的可扩展性。有机Interposer利用玻璃载体提供结构支撑,为现代chiplet架构提供了更具可扩展性的替代方案,同时保持精细间距互连能力。

36665a0e-7e2b-11f0-a18e-92fbcf53809c.png

图1:N=2、N=3和N=4集体芯片到晶圆转移的简化流程图

玻璃核心基板正成为另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相比有机材料提供更好的机械稳定性、更低的介电常数和更精细的再分布层能力。玻璃基板的介电常数约为4.0,相比硅的11.7显著降低了信号损失,特别适用于5G和毫米波通信等高频应用。行业正快速转向矩形玻璃载体,而非传统的圆形晶圆状载体,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工艺优化效果。

再分布层技术持续发展以支持日益精细的几何结构,研究演示已实现1微米线宽和间距分辨率。这些进展接近芯片到芯片互连所需的尺寸,实现了新的集成密度水平。半加成工艺已证明能够在生产环境中实现2微米线宽和间距分辨率,先进研究正在受控实验室环境中推向1微米能力。

2制造精度和工艺控制

向Interposer和基板制造中纳米级精度的转变带来了在大格式基板上保持精度的新挑战。面板级工艺虽然通过规模经济提供潜在成本优势,但在处理、对准和良率管理方面引入了必须精心控制的新变量。与受益于数十年标准化的晶圆级工艺不同,面板级方法需要新的方法来管理材料膨胀、翘曲和工艺均匀性。

共面性已成为最关键的制造挑战之一。随着基板变得越来越薄和精细,在芯片到基板键合过程中保持精确对准对电气性能、可靠性和热耗散变得极其重要。即使是以前可以容忍的轻微对准偏差,现在也会显著降低系统性能并减少长期可靠性。

电镀均匀性带来另一个重大挑战,特别是对于高纵横比特征,如有机Interposer中嵌入式硅桥周围的高细柱。这些"巨柱"高度超过100微米,同时保持细长轮廓,需要在不过度延长工艺时间的情况下实现均匀电镀。行业正在采用人工智能驱动的工艺控制和实时监控技术,确保这些苛刻应用中的一致性和良率优化。

3热管理集成

热管理已从事后考虑发展为现代Interposer和基板架构中的主要设计考虑因素。随着功率密度增加和封装尺寸扩大,大型Interposer上会形成显著的热梯度,导致机械变形和翘曲,对数千个微尺度键合点产生应力。这些热诱导应力直接影响电气性能和整体系统可靠性。

将热管理直接集成到Interposer设计中代表了封装理念的根本转变。制造商正在研究Interposer内的嵌入式微流体冷却通道、在峰值负载期间吸收热量的相变材料,以及基于碳纳米管的先进热界面材料。这些方法提供比传统热管理解决方案显著更低的热阻,同时保持与高密度互连结构的兼容性。

4先进键合技术和可靠性

传统微凸点键合技术随着互连间距持续减小而接近实际极限。微凸点间距通常限制在40微米或更大,无法充分支持现代chiplet架构的精细间距要求。混合键合已成为一个有前景的替代方案,通过结合介电到介电和金属到金属键合技术实现亚10微米互连间距。

混合键合需要原子级光滑表面以防止空洞形成和电气不连续性。这需要精确的表面活化技术,包括等离子体处理和化学功能化,以增强介电键合强度。直接铜到铜键合消除了中间材料,改善了信号完整性和热性能,同时在氧化防护和压力管理方面带来新挑战。

5未来方向:主动Interposer和智能系统

向主动Interposer的演进代表了先进封装技术的下一个前沿。这些智能基板将晶体管、功率管理线路和光互连直接嵌入Interposer层中,实现更智能的信号路由、自适应功率管理和局部处理能力。基于硅基光电子的Interposer正在演示每通道超过200吉比特每秒的数据速率,表明从传统电气互连向光通信的潜在转变。

主动Interposer的商业可行性取决于克服制造挑战,包括嵌入式组件的高良率制造和规模化生产的成本效益工艺流程。成功需要封装工程师、芯片架构师和系统设计师之间的全面协同设计方法,代表行业在集成挑战处理方法上的完整转变。

6制造挑战的克服

随着Interposer和基板变得更加复杂,在纳米级尺寸上保持精度已成为重大挑战。向异构集成和精细间距互连的转变要求在芯片放置、材料沉积和键合技术方面具有极高精度。即使是以前可以容忍的轻微对准偏差,现在也会降低电气性能、减少可靠性并影响热耗散。

基板和Interposer assembly中的主要挑战是始终如一地实现共面性。由于这些基板变得如此薄和精细,在芯片到基板键合过程中保持精确对准变得极其重要。任何轻微的对准偏差或变化都会对性能产生重大影响。

向面板级工艺的转变带来另一组制造和缺陷检测挑战。虽然晶圆级工艺受益于数十年的标准化,但面板级工艺在大格式基板上的处理、对准和良率管理方面引入了新变量。材料膨胀、翘曲和工艺均匀性的变化带来了重大工程挑战。

全面板均匀性是面板级封装最困难的方面之一。多层精细线再分布层需要高度均匀性,从光刻到电镀。如果无法实现,翘曲和形貌问题会影响后续层并降低良率。

7可靠性增强

随着Interposer和基板技术变得更加复杂,确保长期可靠性需要从传统基于规则的设计方法转向人工智能驱动的预测建模。高密度互连和混合材料集成正在引入新的失效机制,必须在设计过程早期预测和缓解。先进仿真工具现在集成多物理场分析,使工程师能够在设计到达制造之前预测电迁移、热梯度和机械应力等问题。

使用预测仿真和人工智能驱动分析已变得必要。仿真允许预测Interposer上的电迁移和热效应,这直接影响长期可靠性。随着基板复杂性增加,这种能力变得极其重要。

然而,这些模型的准确性取决于输入数据的质量,特别是对于缺乏广泛经验测试的新材料。随着Interposer从有机基板转向混合和玻璃基设计,材料特性的精确表征变得关键。热膨胀系数、介电常数或机械应力的任何错误表征都会对器件可靠性产生重大下游影响。

随着频率增加和基板变热,材料特性变得关键。准确建模这些材料在实际条件下的行为表现极其重要。在Interposer和基板级别错误表征材料行为会严重影响器件可靠性。

8新材料创新

随着半导体性能需求持续增加,传统有机基板正接近其根本极限。作为回应,制造商正转向新材料,如玻璃核心复合材料、陶瓷和混合有机-无机结构,以改善热性能、电气特性和机械稳定性。

玻璃核心Interposer因其约4.0的较低介电常数而受到重视,这明显低于硅的11.7,减少了信号损失,使其非常适合5G、6G和其他毫米波通信等高频应用。玻璃还比有机基板提供更好的尺寸稳定性,减少翘曲并改善面板级封装的良率。尽管有这些优势,制造挑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通玻璃孔的精密激光钻孔、孔填充和玻璃材料固有脆性方面。

玻璃基板确实平整且机械强度高,使封装能够扩展到120毫米×120毫米以上。这实现了极其精细的再分布层集成,对高密度Interposer和基板至关重要。

除玻璃外,在有机Interposer内结合硅桥的混合基板正获得关注。这些结构结合了有机材料的成本效率和硅的电气性能优势,创造了更通用的封装解决方案。

先进封装中的一个关键挑战是管理由于这些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差异而产生的翘曲。即使是轻微的不匹配也会在这些尺度上造成良率和可靠性问题。

热膨胀不匹配可能导致热循环期间的分层、开裂和翘曲,增加了在这些效应成为制造问题之前进行预测建模的需求。随着半导体封装继续推动材料集成的极限,确保准确的材料表征和仿真正在成为关键要求。

随着频率增加和基板变热,材料特性变得关键。准确建模这些材料在实际条件下的行为表现极其重要。在Interposer和基板级别错误表征材料行为会严重影响器件可靠性。

尽管这些新材料具有巨大潜力,但重大制造复杂性仍然存在。虽然玻璃和陶瓷基板提供优越的电气特性,但引入了处理困难、成本问题和供应链限制,必须在完全替代传统有机材料之前解决。同时,混合解决方案提供了中间方案,但需要精心工程设计以平衡电气、热和机械权衡。

随着半导体行业进入这个新时代,Interposer和基板正成为先进计算架构的重要推动因素,直接影响性能、功率效率和可靠性,这些方面将定义下一代电子系统。

关于我们:

深圳逍遥科技有限公司(Latitude Design Automation Inc.)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芯片设计自动化(EDA)的高科技软件公司。我们自主开发特色工艺芯片设计和仿真软件,提供成熟的设计解决方案如PIC Studio、MEMS Studio和Meta Studio,分别针对光电芯片、微机电系统、超透镜的设计与仿真。我们提供特色工艺的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版图、IP和PDK工程服务,广泛服务于光通讯、光计算、光量子通信和微纳光子器件领域的头部客户。逍遥科技与国内外晶圆代工厂及硅光/MEMS中试线合作,推动特色工艺半导体产业链发展,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前沿技术与服务。

Powered By Z-BlogPHP